俞博文 发表于 2010-8-19 11:40:04
再由于地理位置适宜,既不临近闹市,又不远离大街,关上门与世隔绝,走出去四通八达,很适合动、静自如的居住要求,特别是对于既要在人世间奔走、又要寻求自我宁静的人。俞博文 发表于 2010-8-19 11:40:17
大门上的联额,屏风上的山水,庭院里的花木,显然都不是无意设置的。俞博文 发表于 2010-8-19 11:40:30
但是,这里住着的却是Police局的一个侦缉队长,既不“博”,也不“雅”,穿着一身黑警服,腰里别着“家伙”,专跟铁镣、手铐子打交道。俞博文 发表于 2010-8-19 11:40:44
据说,这房子落到他手里之前,住的是一位在前清官场上失意的文人,因宦途无缘,便消极遁世,俞博文 发表于 2010-8-19 11:40:57
潜心于读书品画,把玩秦砖汉瓦、古董文物,尤其喜爱历朝历代的玉器,以“君子比德于玉”自慰。俞博文 发表于 2010-8-19 11:41:10
平日闭门谢客,惟有几家玉器商店和作坊,偶尔走走,发现珍宝,必以倾囊购得为快,即使价格太高,财力不及,也要反复观赏,尽得其乐才可作罢。俞博文 发表于 2010-8-19 11:41:23
若耳闻谁家藏有美玉,虽素昧平生,也不耻登门,求得一睹为快。年已耄耋,常常这般癫狂,被人讥为“玉魔”,老先生听到,也不恼怒,反以为荣。俞博文 发表于 2010-8-19 11:41:37
年过八秩,寿终正寝,儿孙不肖,倾家荡产,房子便也改了主人,归了侦缉队长。但老先生的遗风还留着影子。俞博文 发表于 2010-8-19 11:41:52
民国二十四年春天,侦缉队长突然想把这房子卖了,搬到别处去。因为什么,外人不得而知,只能猜想:俞博文 发表于 2010-8-19 11:42:05
也许是手里钱多权大,这里容不下他了,得另辟新宅;也许是在官场的钩心斗角中需要开销,急着用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