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博文 发表于 2010-8-19 22:51:39
“妈!”壁儿为母亲擦着泪,“咱免了吧,都免了!奇哥哥没了有家,您就是凑够十抬嫁妆,往哪儿抬呀?从今儿起,他就是您的亲儿子,您又聘姑娘又娶儿媳妇了!明儿一早,咱举意提念爸爸,念平安经,我就算有了家了!”俞博文 发表于 2010-8-19 22:51:52
第二天,星期五,穆斯林的“主麻”(聚礼)日,壁儿和韩子奇双双来到清真寺,请阿匐为他们写“意札布”,在肃穆的清真殿堂,当着聚礼的朵斯提,阿匐为他们兼任了“古瓦西”和证婚人,向他们道“晤吧哩克”(祝贺)。俞博文 发表于 2010-8-19 22:52:05
“达旦。”壁儿说。俞博文 发表于 2010-8-19 22:52:19
“盖毕尔图。”韩子奇说。俞博文 发表于 2010-8-19 22:52:32
没有人为他们撒喜果,但是,他们觉得来参加聚礼的穆斯林都是他们的婚礼的宾客!俞博文 发表于 2010-8-19 22:52:45
按照伊斯兰教规,穆斯林的婚礼,最重要的条件是当事人双方自愿结合,并且必须有穆斯林中的两个男子或一男二女在场作证,此外一切繁文缛节都可有可无。韩子奇和壁儿的婚礼,该具备的都具备了,就不必遗憾了吧?俞博文 发表于 2010-8-19 22:52:59
走出清真寺,壁儿没有为自己的婚礼的寒酸而悲伤流泪,她心里觉得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充实,从现在开始,她成为大人了,成为“韩太太”了。《古兰经》说:“妇为夫衣,夫为妇衣”,她和奇哥哥将融为一体、互为表里、相依为命、永不分离,共同走向面前那漫长的路……俞博文 发表于 2010-8-19 22:53:11
十年之后,奇珍斋名冠北京玉器行。这时,北京已经由于国民ZF迁往南京而改称“北平”,叫了七八年了。俞博文 发表于 2010-8-19 22:53:24
韩子奇把奇珍斋扩展到五间门面,他从东郊一些旧贵族墓地的看坟人手中买来一批优质汉白玉的断碑残碣,雇了手艺高强的石匠精雕细刻成浮雕大门脸儿,正中挂上了当年由“玉魔”题写的黑漆鎏金大字牌匾:“奇珍斋”。门脸儿以上,磨砖对缝,清水脊的门楼两丈余高。大门两侧,汉白玉浮雕当中镶着雪白的瓷砖,分别写着黑漆大字:“随珠和壁”,“明月清风”,也是当年“玉魔”题在家门上的遗句。俞博文 发表于 2010-8-19 22:53:37
近年来,韩子奇把奇珍斋交给账房老侯和徒弟去照看门市生意,他自己则把主要精力用于寻访天下美玉,观赏把玩,并从琉璃厂的旧书店搜求大量古籍,凡与玉有关,都不惜重金买来,对照自己的收藏,披阅攻读,潜心研究,孜孜不倦,如醉如痴,俨然是又一个“玉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