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博文 发表于 2010-8-20 15:03:21
他在猜测着她的来意。是又要分配什么角色呢,还是来向他“汇报工作”?俞博文 发表于 2010-8-20 15:03:33
都不是。郑晓京此行的目的,是他所不曾料到的。俞博文 发表于 2010-8-20 15:03:46
“我想跟您随便聊聊,楚老师,”郑晓京开口了,一只手从下巴底下抽出来,抚弄着桌上的那张《人民日报》,大概是想做出“随便”的样子,“本来早就想跟您谈的,最近事儿太多,班里一摊儿,还有系总支一摊儿……”俞博文 发表于 2010-8-20 15:03:57
楚雁潮从老子、孔子的会见中回到了现实生活。他知道,郑晓京前不久当选了系党总支的宣传委员,这位身兼两“摊儿”工作的女学生刚才的开场白决不只是为了“随便聊聊”,现在是中共北京大学西语系总支部的一位领导同志来找他谈话。这种谈话通常都是极其严肃的。俞博文 发表于 2010-8-20 15:04:09
楚雁潮立即从心理上调整了师生之间的惯常位置,正襟危坐,等待下文。俞博文 发表于 2010-8-20 15:04:21
“怎么样?”郑晓京微笑着,以一个问号开头,使人全然不知她所问的是什么“怎么样”、哪方面“怎么样”,因而也无从回答。其实这样的问话一般不必回答,仅仅是一种类似“叫板”的发语词而已,实质性的内容在后头。“最近,在咱们系的老师们中间,思想情绪怎么样?对党的工作,有什么建议和要求啊?”俞博文 发表于 2010-8-20 15:04:33
“哦,”楚雁潮简直无言以对,“我……不清楚,很少和别人谈论这方面的问题……”俞博文 发表于 2010-8-20 15:04:46
郑晓京宽容地看了看他,并没有一定要问出点儿什么来的意思,而只管继续说下去:“对于积极靠拢组织的同志,党是很注意培养的,特别是像您这样工作能力很强的青年教师,如果能吸收到组织里边来,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楚老师,您对于组织问题……”俞博文 发表于 2010-8-20 15:04:58
像一块巨石突然投进平静的湖水,楚雁潮心慌意乱了。尽管郑晓京极力摆出老练沉稳的架势,但她毕竟太年轻了,那近乎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的工作方法,那过于明显的“暗示”,已经让楚雁潮心领神会。这是党在向他召唤,在启动他心灵的门窗!对于生活在20世纪60年代的每一个中国青年人来说,这都是求之不得的,闻之足可以热血沸腾!俞博文 发表于 2010-8-20 15:05:10
但是,楚雁潮胸中的波澜却很快地复归于平静,他迟疑地望着郑晓京,说:“我……并没写过入党申请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