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丁丫丫 发表于 2010-9-28 15:50:11

俞敏洪:我和新概念的故事

说起《新概念英语》,只要学习英语的中国人几乎都知道。这套英语教材在中国已经流行了接近30年,还经久不衰。作为上世纪80年代进入大学英语专业的人,我算是最早受益于《新概念英语》的中国人之一。  20多年前,中国人学习英语没有现在这么多教材可以选择。我们进大学的时候,中国学生所用的英语教科书题材都很单一,课文内容大都比较枯燥,多半是把当时中国发生的事情用英文写出来当作课文讲,使学生提不起兴趣,进而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可以说我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是被《新概念英语》这套书激发出来的。上大学时,如果没有课,我常常会骑着自行车去北大周围的书店逛。当时只有两种书店,一是新华书店,一是外文书店。逛新华书店是找中文书,逛外文书店是找外文书。外文书店对我有特殊的吸引力,因为在那里常常能够读到原版的在中国还没有出版的外语书籍和教材。当时北京海淀区有一家外文书店,是我常去浏览的地方。书店被分为里外两间,里面那间专门销售影印的外国书籍,只有出示证件的中国人才能进去。就是在这家书店里,我第一次见到影印版的《新概念英语》,随手拿起翻阅几页后就爱不释手,因为里面的课文精炼有趣,充满了英国人特有的机智幽默。当时这套书既没有翻译注解,也没有配套磁带,所以每篇课文都需要自己抱着字典一点点弄懂。但由于课文本身很有趣,所以尽管觉得吃力,我却没有产生任何厌倦情绪。我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就把第二册到第四册的200多篇课文生吞活剥地学完了。第二年,《新概念英语》的录音磁带进入中国,那时中国流行的是英音,所有学英语的学生都如获至宝,把磁带买来拼命模仿。《新概念英语》在中国一下就流行开来,大学的上空好像飘满了新概念的声音。我的朋友、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常务副总裁周成刚——据他自己说——就是没日没夜地模仿《新概念英语》的朗读,获得了一口标准的伦敦口音,最后被英国BBC广播公司看中,变成了BBC的记者和主持人。我不如周成刚有毅力,最后把自己的口音模仿得不三不四,结果只能留在中国创办新东方。  97年,新东方开设基础英语培训,第一套进入我脑海的教材就是《新概念英语》。王强,新东方创始人之一,和我不约而同提出了使用《新概念英语》作为新东方常用教材的想法。后来,新东方还专门成立了新概念教研部门。到今天在新东方学习《新概念英语》的学生已超过50万人,在新东方教师队伍中专门教《新概念英语》的老师就有两百多位。在近十年的教学中,新东方老师不断总结和创新《新概念英语》的教学法,竭尽全力让《新概念英语》给更多英语学习者带来福音!

zjlfish 发表于 2010-9-28 16:12:21

广告么?

路人F 发表于 2010-9-28 17:24:39

果断广告贴

低調╭ァ崮rz 发表于 2010-9-28 17:42:40

。。。。。。。。。。

华丽de冒险 发表于 2010-9-28 18:43:32

什么意义呢

落寞的猴子 发表于 2010-9-28 18:45:29

表示看不懂。。。

残残 发表于 2010-9-28 19:46:49

广告广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俞敏洪:我和新概念的故事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论坛是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最大的交流平台,旨在为校友提供一个 学习、交流、娱乐的平台。

相聚在这里便是我们的缘分,记录我们的大学生活,热爱分享,享受快乐。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论坛(www.tjzjbbs.com)已经安全运行了 ,感谢这一路来您对论坛的支持和关爱!

嘉兴市南湖网监大队网络安全重点监管站点 发帖必看
智能电视论坛电视软件智能电视资讯4K中国论坛当贝市场投影Projector1TVS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