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日至9月26日,北京商品住宅期房(扣除保障性住房)实际共成交8485套,环比8月同期分别下降了5.23%和3.79%;现房共成交2356套,环比8月同期分别上升了23.61%和16.02%。上海也不例外,从入夏以来,上海楼市成交量便开始走低。数据显示,9月上半月,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量比8月同期销量减少6万多方米。而6月至8月的上半月,其成交量分别是106.5万、99.06万、79.5万平方米,下滑趋势明显。
但楼市表现极为古怪,虽然住宅商品房成交量下降,开发商却没有降价促销,推盘的兴趣也不大,房价依然维持在高位,各地地王仍然层出不穷。
首先,“不差钱”让地产商无后顾之忧。由于今年5、6月份的火爆销售,开发商现金流已经相对充裕,尤其是不差钱的央企和上市公司,资金来源更加宽泛。因此,现阶段也没有必要‘割肉’套现。在上半年的旺市环境下,开发商的大部分项目都完成了全年的销售任务,资金普遍充裕。从宏观经济层面看,不会出现大变化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是地产商让房价“岿然不动”的另一个原因。
其二,“不差钱”让地产商继续阔绰出手。10月9日,克而瑞(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联合发布了“2009年三季度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榜”,根据榜单显示,土地储备前十名的房企,其土地储备之和已达3.05亿平方米。
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主任龙胜平表示,上半年大部分城市仅完成了全年约三成的计划,第三季度虽然加大了推地力度,但离全年计划仍存在较大距离,因此预计第四季度政府会加大推地力度,地王频出的场景仍将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