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苟文俭
粒子的基本组成单位,也即是构成物质世界的最基本单位,一般都称是基元。
由于粒子产生于受激发真空,说明基元一定存在于真空;真空中能够形成基元的真空固有的基本组成单位,就称是真空元素,用“V0”表示。显然V0也就是基元的原始态,其存在也即是基元自身实现存在的固有方式。
(一)
能够与某个V0发生联系的其它V0,就称是这个V0的环境,发生的联系也就称是这个V0的环境存在。作者在《粒子及其质量计算》一书第三章第二节中,对V0及与基元的关系有如下两点认识:
1、V0有n0个行为因子b形成的自我存在各向同性、及与外界联系的环境存在各向同性,而且这两种各向同性具有高度一致的对称性,对此作者就称是V0自主对称存在。
由于V0自主对称存在,使它的环境存在由于不能表现出秩序性,具有完全的不确定性,与环境的联系也具有了完全的不确定性,因此也就不可能参与组成粒子。
2、在某种非各向同性的环境条件下,如果破坏了V0自主对称存在,就产生出了基元;这一过程就称是V0存在破缺,可以出现以下两种不同情形:
(1)与环境存在的各向同性相比,V0存在破缺中n0个b分布的自我存在各向同性变化慢些,V0就转变成了有右手性特征的基元。
(2)与n0个b分布相比,V0存在破缺中环境存在各向同性变化要慢些,V0就又转变成了有左手性特征的基元。
基元就用“V”表示,它都有确定的左右手性。
在基元V的环境存在中,由于自我存在与环境存在各向同性表现出了先后秩序,具有了确定性,因此使它与环境的联系也就具有了确定性,也就可以参与组成粒子。这种情形与原子组成分子完全类似:V0自主对称就相当于原子基态的正负电荷对称,V0存在破缺也相当于原子从基态跃迁到了激发态,使基态原子电荷对称被破坏,这样也就自动实现了原子环境存在中电荷作用的秩序化,这就可以使原子与环境的联系具有了确定性而组成分子。
物质世界所有客体,包括所有粒子,都唯一由手性V组成;因此也说所有客体都是由手性V组成的V集团。包括粒子及生命客体在内,所有客体都终极统一于手性V。
(二)
原子基态是原子自身实现存在的固有方式;当原子组成分子时,每一个原子自身实现存在固有方式的基态、也都要在分子的构成中起作用。由于V0实现的存在是基元V自身实现存在的固有方式,因此在把V组成客体V集团的过程中,V0存在也同样会在V集团的构成中起作用,对此就称是真空元素在物质世界构成中的作用,具体是如下两个方面。
1、象原子基态的确定性存在、要支配组成分子中每一个原子自身实现的确定性存在一样,V0具有各向同性的确定性存在,也同样要支配V集团中每一个单手性V自身实现的确定性存在;对此就称是V0固有的确定性存在支配了客体的构成。
2、象原子基态的电荷对称存在、要支配组成分子中原子之间的相互联系也一定要实现电荷对称一样,V0自主对称存在,也同样要支配V集团中单手性基元V之间的相互联系也要实现对称存在;对此也称是V0固有的自主对称支配了客体的构成。
由上述1就可以得到如下分析命题,称是客体目的性命题。
客体目的性命题:V0固有的确定性存在将会支配物质世界一切客体的构成;物质世界一切客体,都是基元V追求实现V0固有确定性存在的结果,也都具有实现V0固有的确定性存在的目的性。
客体实现V0固有的确定性存在,以后就写成客体实现了D(V0)存在,“D(V0)”表示客体实现的存在是关于“V0固有的确定性存在”的函数:函数符号的字母D就取自英文单词definite(确定的)的第一个字母,“V0固有的确定性存在”的自变量就用“V0”表示。由于V0是一切客体实现存在的固有方式,因此它实现的存在,也就是自变量取零值的D(V0),对此就不另用专门符号表示。
由上述2同样也可以得到如下又一个分析命题,称是客体对称性命题。
客体对称性命题:V0固有的自主对称存在将会支配客体的构成;物质世界一切客体存在,都是单手性基元V之间在相互联系中实现对称存在的结果,也都具有满足V0固有的自主对称的对称存在特征。
客体实现V0自主对称存在,以后就写成客体实现S(V0)存在,“S(V0)”表示客体实现的存在是关于“V0自主对称存在”的函数,函数符号字母S也取自英文单词symmetry(对称)的第一个字母。V0自主对称存在也即是自变量取零值的S(V0),对此也不另用专门符号表示。
客体目的性命题和对称性命题,也就具体体现了真空元素在物质世界构成中的作用。
(三)
上述客体存在的两个命题表明,物质世界所有客体,包括宇宙天体及生物个体,其行为就都具有由V0固有确定性存在生成的目的性,及满足V0固有的自主对称的对称存在特征。
如原子能级跃迁可以离开固有存在一样,在某种环境条件下,客体也都可以离开它自身实现的D(V0)存在,也由于客体都具有实现D(V0)存在的目的性,象原子从高能级向基态跃迁一样,客体就会在追求实现D(V0)存在中改变其存在方式;显然,这也就形成了物理理论描述中所述的力作用。
作者在《粒子及其质量计算》一书第三章第四节中,通过对上述事实的具体分析,就归纳总结出了如下关于物质世界力作用实质的命题,简称是力的本质命题。
力的本质命题:物质世界力作用的实质,就是客体在对实现D(V0)存在追求中、选择实现D(V0)存在的一种表现。
容易理解:客体存在的上述两个命题与力的本质命题是一致的。真空元素V0作为基元的固有存在,它不仅支配了基元应该怎样组成物质世界,使物质世界所有客体应该有怎样的存在,也支配了物质世界所有客体在不同的环境中应该怎样做出反应,使物质世界所有客体通过力作用,总是具有在不同环境中指向实现D(V0)存在的确定方向。
手性的基元构成了客体的终极统一,而真空元素V0在物质世界构成中的作用,又构成了物质世界所有客体行为的终极统一性;这也是真空元素V0作为基元V固有存在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