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论坛 返回首页

gwjian的个人空间 http://www.tjzjbbs.com/?223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物理学统一理论依据的基元存在内容

已有 426 次阅读2009-8-30 21:00 |个人分类:现代物理理论探索|

——现代物理全新逻辑前提专题介绍之四

                  作者     苟文俭

作者在《现代物理全新逻辑前提专题介绍之二》一文中指出:物理学统一理论,是指描述物质世界行为统一性的物理理论,其描述依据是组成物质世界的基元及其存在内容;而在《现代物理全新逻辑前提专题介绍之三》一文得到的认识是:物理学统一理论依据的基元用“V”表示,它们都由as组成,每一个s则又n0个各向同性的bp膜组成,每一个b又独立的构成了V的一个结构自由度,也记成是i自由度。

我们知道,夸克与超弦作为现代主流物理理描述的基元,它们的所有存在均来源于数学分析,只是一些抽象的数学算符,对粒子及物质世界的构成实际并不是有效的,也还表现了异常的复杂性。与此相反,基元V来源于经验领域的现象事实,不仅有简单具体的客体化存在,其内部存在内容也可以随i传递的,作者在《粒子及其质量计算》一书所做的具体陈述表明,不仅能而且只能构成粒子及物质世界的所有一切,也还表现了异常的简单性。

(一)

V内部存在中,as的作用是以下三个方面:

1 、如《现代物理全新逻辑前提专题介绍之三》一文所述:b在产生联系行为时,要产生对a吸引的b作用,其结果就构成了a沿i自由度定向规则可动性,它在i自由度再对s冲击挤压,就构成了Vni自由度的规则可动性,由此就产生了V的一个联系行为

2、真空态Vnn0各向同性b形成的存在,就称是它自我存在各向同性特性,记成是st1特性Vnn0i自由度与外界相互联系的各向同性存在,称是其环境存在各向同性特性,记成是st2特性st1特性和st2特性也统称是st,特性

st特性也是i自由度b作用的各向同性,因此必然对a的可动性产生影响。st1特性或st2特性分别对a的可动性产生的影响,称是T1作用T1作用,也统称是T作用

Vni自由度,a所受的b作用、T1作用或T1作用,统称是s作用;由于s作用的三维性,a的可动性也具有三维性(p86)。

3、分析as作用的可动性:它涉及了Vn的全部组成成分,也包含了as之间的全部相互作用,因此就具体反映了真空态基元Vn的内部存在内容,形成了它自身实现存在的全部信息,对此作者就称是真空信息,并用“i”表示。显然:真空信息i产生于sa的作用,而是由Va的可动性所携带

4Vn的存在中,a在定向规则活动对i自由度的冲击挤压,就构成了as的作用,使i自由度发生可动性就产生了Vn的联系行为,也实现了Vna携带i的转录。

由此进一步就又可以认为:由于Vn转录了a携带的i,就构成了Vn可动的联系行为,因此V的联系行为V转录i以后实现传递的结果。也正因为如此,作者在该书中也就把V的联系行为记成是i行为,表示它形成于i的传递(p61)。

在该书中,作者把每一个b独立构成的V的结构自由度,记成是i自由度,其原因,就是因为它V的存在中,是转录传递i的基本单元

5s作用的三维性,表示了a的可动性及i也都有三个分量,具有三维性,具体可以用三维空间坐标表示:由b作用构成的分量称是l分量,在三维坐标图中用z轴表示;由T1作用和T2作用构成的分量,分别称是t1分量和t2分量,在三维坐标图中分别依次用x坐标y坐标表示,具体图示如该书第三章第二节的图3-1p86)。

(二)

如该书第二章第六节所述物理场真空的每一个“点”位置,都存在有一个物理真空量子;对此作者在该书中就用“Q”表示p58)。

在物理学中,物理场的每一个“点”位置Q的存在,是用真空电容率ε0及、磁导率μ0描述的。从ε0、、μ0取值的唯一性可以判定,任意数的真空态Vn不能挤压重迭在一个Q的位置,由此证明Vn具有弹性特性。p膜联络了n0b,占有Vn的整个空间位置,首当其冲的必然是弹性物(p58);因此也说明,基元V是弹性存在物。

根据V是弹性存在物的特征,立即就可以认为:在对基元V的观察测量中,s广延性的实现总会占有一定的空间线度;虽然V在环境存在的弹性形变中可以使其占有的空间线度减少,但始终都会有一个下限

高能物理实验中10-17m以内的空间很难被观察;所有客体都是被组织的V集团,经验中它们都有弹性;这些就都是V是弹性存在物的最好证明。

Vn存在中,a在对s的冲击挤压时要被p膜反弹,就使每一个ba的定向吸引具有量子化特征,这也自动生成了a携带i具有是可数性的。在i自由度,每一个ba的一次定向吸引产生的i,就规定为一个单位i。可以想到:Va携带了ii自由度冲击挤压,一般只会使i自由度的p膜发生形变,并在这种形变中构成了V的可动性,这就实现了i的转录。容易理解,如果Va携带了n0i,此时它在某个i自由度做定向活动时,将会挣脱所有b的吸引,发生了从所在Vn向另外的某个Vn的转移p60)。

a从所在的V向另外的另一个V转移,以后就简称是a转移;可以认为,这是i自由度的p膜发生了破裂所致。此时,每个a都携带了n0i,它自身在转移中也就充当了Vi自由度产生的i行为,作者在该书中也记成是ia行为p132)。也正是由于a转移,才会使有的Vn获得了多余a而离开了真空态,把真空态基元Vn转变成真空态基元Vm

对基元V上述存在内容特别做以下两点说明:

    1基元V的这些存在内容,也是作者在该书中表述的I-V模型的依据。因为I-V模型是现代物理理论表述的客体化平台,它为物理学统一理论提供了非常有效的逻辑前提,因此这些也就是物理学统一理论依据的基元存在内容。

2、本文所称的基元存在内容,实际是基元自身的内部存在内容,实际它也还有与外界实现联系的具体方式,对此作者也称是它的环境存在内容。基元自身的存在内容,作者在该书中也称是它的自我存在内容,基元自身的内部存在内容与其自我存在内容是有区别的。客体存在内容都有自我存在内容与环境存在内容这两个都分p47)。

【注】:本文所称的该书即是《粒子及其质量计算》,文中相关句子后面括号内的p加数字,如(p86),指的是该处所陈述的内容出自该书的第86页。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投影网|智能电视网|同济大学浙江学院论坛  

GMT+8, 2025-5-1 12:56 , Processed in 0.023744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3-2013 ZNDS.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