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奔的蜗牛 发表于 2013-8-22 20:26:11

  意思就是说
  主流的话语是催眠用的,是通过什么手段呢,就是回避真正矛盾,人为化解弱化。催眠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社会和谐。
  在这种催眠的环境下,要保持头脑的清醒,一是别被骗了,二是别被催眠同化。什么叫被催眠同化呢,就是你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着了,说的话办的事也都是这种无关痛痒水分充足的东西。
  但是催眠这种手段,你要能识破,能使用。但心里一点是要清醒的。
  明白了么。

狂奔的蜗牛 发表于 2013-8-22 20:26:57

  对,我在补充一下,我上面一条说主播的话的特点,加一点很重的特种就是,回避真正的冲突,人为的有意化解。我在多说就该枪毙我了。孩子们明白就好

狂奔的蜗牛 发表于 2013-8-22 20:28:31

  第二十三条,人挪活,树挪死
  我们做事的时候,时时刻刻会面临是否应该坚持下去的问题,总是为否应该继续而徘徊。这种徘徊很正确,也很正常。也是动物趋利避祸的本能之一。
  但是,正常归正常,结局却截然相反。很显然有的事情需要坚持下去,有些事情不必要坚持下去。
  我们坚持不下去了无非就是两点原因,一点内因,一点外因。内因就是出于自己的原因,这个大家都很清楚,哥就不细说了;还有就是外因,环境啊,条件啊,巴拉巴拉的都不允许你继续下去了。
  我先不急着说什么事情需要继续,什么事情不必要继续,我先给大家总结些事件,然后给大家分析一下,这样大家就能明明白白的去做事情了。
  为什么我把内因放到次要的位置,因为内因是阻碍事情进行的主观因素,换句话说是小的因素。你还没吃饭,一个理由是你不想吃,一个理由是没钱,哪个听起来更不可抗拒,当然是没钱了。哥就是这个意思,内因是可抗拒的因素,要是一件事情在不可抗拒的阻碍条件下依然能够照常进行,那么说明这件事情的必要性和坚持下去的价值有多大,哥所要讲的事件就是在这种不可抗拒的阻碍条件下依然进行的事情。
  袁隆平大家熟悉的很,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红卫兵把老爷子的试管仪器啥的全都砸了,但是,老爷子没放弃,后来终于清醒的领导发现了老爷子试验的重要性,才能名正言顺的继续下去。这需要何等的气魄,你行么。
  崔毅士,这个大家都不太熟悉了,杨式太极拳一代名家,也是文革时期(哥不是在有意喷文革昂),被打成了伪学术,整天挨批斗,崔老在跪着挨批斗的时候还在继续练拳(太极拳的高级练法只要意识清醒就行,手脚被束是要紧的),但是后来老爷子抑郁成疾,驾鹤西去了。
  你行么。
  好多家庭,特别是农村贫困家庭,就算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上学,让孩子坚持学业,这个不新鲜吧,你行么。
  好多不法商贩在监管部门的严厉打击下依然从事违法犯罪的商业行为,你行么。行也别干。
  黑煤窑,现在还有么,有,政府管的严么,很严,你行么。
  事件就不多举了,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到底这些事情好在哪,能让这些人在不可抗拒的阻碍下依然进行。
  这些事件的特点是,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总归是有利的,不管是长期还是短期,总归最终是能让你获利的。哥这里说的利不一定只是指钱上的利益。
  刘翔以前是练跳高的,现在练跨栏,要是刘翔继续练跳高成就可能没有今天大。也就是说他的放弃是明智的。
  这里大家就要疑惑了,到底什么事情是需要坚持的,什么是不必要坚持的。
  这样的事情要具备两点,一是你完全胜任,二是你能有所收获。
  这两点缺了一点,你都坚持不了多久,不信的话,孩子们可以回想一下以前的事情,那些你放弃的事情,要不是你没有耐性,就是出于这两点。
  一个萝卜一个坑,有时候那个坑的确不是你的,那就出来吧,不要在里面烂掉。可是一旦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坑,一定要坚持下去。
  话又说回来,是否能获利这点很简单能看出来,就是是否能胜任不好判断,比如我说我学习不好,有两点原因,一可能是我没努力,二是我的确不适合。有时候孩子们就会人为的选择了没努力的自我安慰之中。所以不好判断。
  但是哥告诉你,不难,有些事情,做的好的人都先天具备一些性格特点,比如歌手,节奏感都很好,嗓音好,等等,你分析一下,不管现在成名歌手的途径是怎样的,但至少他得具备一个歌手该有的素质。这些素质是有些人一辈子也学不来的,这样他坚持成为歌手就很费劲了。
  比方说,我是不适合考研呢,我觉得你适合,不用问别人,你分析一下现在考研成功的师长们都具备什么好的素质,你具备么。有些素质是先天的,有些素质是后天的(就是你努力也可以的)。分析完了,你看看差距多大,就知道了。
  但是万事没有绝对,就拿考研这件事说,哥很负责的告诉你,只要你想,你绝对能考上研究生,清华北大的不敢说,但上个研究生是没问题,因为中国的应试教育漏洞很大,只要你能找到考试的感觉都能考出应得的成绩。
  考试这事没有那么大的差异,更多是后天,差异就是我的学校和清华北大的区别。
  
  
  
  说了这么多,就是让孩子们清醒的明白,你所做的事情对你的价值有多大,是否继续,还得自己拿主意。
  

狂奔的蜗牛 发表于 2013-8-22 20:30:40

  林语堂先生评:
    世间学说,每每误人,惟有李宗吾铁论《厚黑学》不会误人。知已而又知彼,既知病情,又知药方。西洋镜一经拆穿,则牛渚燃犀,百怪毕现。受厚黑之牺牲者必少,实行厚黑者无便宜可占。大诈大奸,亦无施其技矣。于是乎人与人之间只得赤诚相见,英雄豪杰,攘夺争霸,机诈巧骗,天下攘攘,亦可休矣。李先生之《厚黑学》有益于世道人心,岂浅鲜哉!读过中外古今书籍,而没有读过李宗吾《厚黑学》者,实人生憾事也!
  
  
  
  既然孩子们对厚黑学这么感兴趣,我复制了一小段林语堂先生的评论。
  可是大家真的了解厚黑学么,有多少人大学生真正研究过,厚黑学的核心是人性的弱点,我帖的核心是教给大家看透现象认清本质,换句话说,李宗吾先生的理论是对人,我的帖子的观点是对事。
  大家明白了吧,所以呢,不要用厚黑的东西解释哥的心。哥得初衷和表述都教人学好劝人向善,不盲从,不是非。厚黑的东西太厚了,哥还到不了那种境界。

狂奔的蜗牛 发表于 2013-8-22 20:30:58

  我要是真把厚黑学的东西放到这,那会引起孩子们的惊叹的,心机之深是你所难以想象的,那真会有人说我不安好心,世故圆滑了。
  我的帖子讲的都是很根本的东西,就是教你认清你周围的事情,包括人啊,事啊,学习啊,之类的。

狂奔的蜗牛 发表于 2013-8-22 20:31:51

  第二十四条,别老觉得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那是需要条件的,更多的时候是,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
  帖子的开始我就说个,哥上的是一个二本,也就是说我的同学除了填错志愿栽了的,高考成绩都是相差不了太多的。我曾经做了个统计,我问了他们的平时的学习成绩大概是多少,和高考的成绩是不是比较相符。统计的结果是,有几个超常发挥的,有几个失常发挥的,大部分都是正常发挥的。除了一个比较操蛋的(失常发挥,比平时的成绩低了60多分),其他的都在可以理解的范围内。我是统计了我们系的5个宿舍,也就是30人左右,纯属个人蛋疼所为。虽然人数较少,不能权威的说明一些大的问题,但是其中的道理还是可见一斑的。
  
  这个道理就是,你的水平不会因为事件的改变而发生巨大变化的。打个比方就是,你平时是80分的成绩,明天有普通小考,你也就能考80分左右不会差别太大,明天是高考你也是80分的成绩,当然前提是试题的难以程度相差不大,你的状态也差不多。所以,说到这里,你有三个方式改变成绩,一是努力学习(改变能力,这个需要功夫),一是提前弄到试题(改变试题难易度),一是吃兴奋剂(改变状态)。
  
  说了这些,不是孩子们明白哥的意思了没,我的意思就是说,比方说高考前两周的模拟试题你考了500,高考差不多也是500,500这个分数不会因为参加的是高考而发生变化。所以大部分事情不是单凭着胆子大就能有大的改变的。
  
  我相信这个道理大部分的孩子都懂,但是不少的时候你还是栽在了这个上面。什么叫不太现实的目标,觉得高考能考600而报了很牛逼的大学就是不现实的目标。你平时都1点钟是9点钟起床,而今天也是1点钟睡觉却要求自己明天6点起床也是不现实的目标,当然这个事情和能力关系不是太大,你忍一忍也能起来,但是你起来之后的状态一定不会和你平时9点钟起床的状态一样。
  
  说这点目的就是告诫孩子们,制定计划也好,预计结果也好,一定要以自己平时的平均状态为参考,做到理性,这样你的计划才是合理的,可以实现的。
  
  我说这点不是为了打击孩子们,而是为了告诉你们,现实就是这样的,不要抱有太大的幻想,除非你真的和昨天的你不一样了,有了质的不一样。
  
  这一条是我下面写的内容的铺垫,也是一个基调,就是理性。做事情一定要理性。

狂奔的蜗牛 发表于 2013-8-22 20:32:36

  第二十五条,虽然我们都年轻,涸泽而渔也不行。
  刚才说了,这条是我临时加上的,不是在行为篇里面的,所以呢,大家看看就好,也没必要分的那么细。
  还有一点,我想我有必要提醒大家,我说的东西,有些是方法,有些是道理,方法呢,没有对错,只有适用与否,所以有些大家可以直接拿走,不适用你的呢,一笑而过罢了,也犯不着斤斤计较。道理就不同了,正所谓殊途同归,道理一般来说都有普适性,意思就是说,通过这件事,你总结的道理也这样,他总结的道理也这样,所以对于道理,孩子们就不要在背道而驰了,不要再犯了这个错之后,才明白,哦,原来真不能这样啊,没有这个必要不是吗,哥说了,你就听,多好,哥是不会害你的,这点孩子们放心。
  好了,以上都是题外话,下面说第二十五条的正文。
  咱们这个年龄啊,正是极其旺盛的年龄,通个宵,睡一上午就好了,吃撑着了,待上一阵也没事了。但是,哥要告诉你,旺盛归旺盛,千万不要涸泽而渔焚林而猎。
  总是在一些媒体上看到一些例子,谁谁谁高考前一天晚上,一宿没睡,通宵复习,然后第二天考场上超长发挥,考出xxx的好成绩。通常情况下,我会认为不是那个媒体胡扯蛋,就是那个孩子有毛病。有的孩子会说了,你自己没这本事就不要怀疑别人了,哥承认,从小到大,哥一宿不睡都挺受不了,别说是复习功课,就是让我看一宿毛片哥也不干,哥的意思是,我不能提前透支了我明天的精力。而这个牛逼的孩子就能一次又一次的透支着玩,难不成这是央行,钱没了,印就成。
  
  
  好了,话说到这里,哥的意思就很明白了,意思就是告诉孩子们,一般情况下,孩子们注意这个一般昂,不要提前透支了明天的东西,为啥不让你提前透支呢,一是收益小,意思就是说这个一般情况下的东西收益不值得你去透支,二是利息高,你弥补起来要比正常的作息的慢的多,还不一定能补好。
  
  
  话题延伸一下就是,不光精力不要随便透支,任何需要长期付出的事情都不应该透支。
  好了今天就说这些了。
  
  
  
  哥不定时的回来,孩子们的回复我都一一看的,很是感动,抱抱你们。

狂奔的蜗牛 发表于 2013-8-22 20:33:05

  第二十六条,要想有回报,必须得付出,虽然老生常谈,但孩子们可能没真懂。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大道,是永远不变的真理。意思就是你付出多少,你收获就有多少。
  你真的懂了么,一开始我孩子们一样,一看见这个就烦,一看就觉得没水平。经历了一些挫折和失败之后,我真的明白了,这才是真正的道理。
  我知道孩子们,对于收获肯定是明白的,谁都知道我想要什么,谁都知道什么是好的东西,我们追求的东西就是我们想要的回报,这个简单,不必多言,我着重的说下付出。
  要是一件事情用不着你怎么付出,自然会发生,这种事情不在哥得讨论范围之内,比方说你想长到30岁,这个不出什么意外都能发生,也不是什么追求,我讨论的事情是你必须付出才能达到的结果,这是前提,没有这个前提所有白扯。
  什么叫付出呢。
  我先说一下付出的心理感受,这种心理感受就是你一次次的逼着自己去做,你本身并不愿意,要是没有这个预期的目标,比更像不去做,比方说为了背单词你逼着自己早上5点起床,对于大部分的我们来说,睡懒觉是更爽的事情。对,这种心理感受从心底就叫:不爽。
  我还没说完,虽然不爽,但是在这种不爽的过程中,你的心理素质有了质的变化,不再那么懒惰,不再那么懈怠,而是变得坚强,变得有担当。
  这也就是哥的切身感受,长期来看,你的心理朝着一个很好的方向发展。也就成了习惯。这就是付出的过程。
  然后说一下付出的身体感受,付出的过程,你的身体会出现不适应。疲倦啊,不适应啊。还是那俩字,不爽。
  但是时间长了,对你的身体是好事,变得浑身有劲了,有精神了。
  这也就是付出的身心感受,总之就是逼着自己做了自己不爽的事情,但是长期来看,这种事情对于你的整个人的好处不可言说的,只有你自己懂。
  
  
  要是你整天做着自己不费劲就能做到事情,哥敢说,你一天天的并没有什么收获和提高。
  
  奥妙就在其中,谁的成长都要经过历练,这种付出就叫历练,没有付出好而收到的不好的结果就叫失败。
  
  是选择历练还是失败。孩子们自己拿主意。
  
  
  
  好了今天就说这么多。。。

狂奔的蜗牛 发表于 2013-8-22 20:36:59

  第二十七条,能直线,就尽量别走曲线,这是多少血的教训。
  说起“曲线”这个词,我第一想到的就是“曲线救国”,哥还特意查了一下,抗日时期“曲线救国”的效果不是太理想,历史的功过是非不是咱们讨论的范围,就单说“曲线救国”这种战略方向,无疑是失败的。这也更坚定了哥写出此条的决心。
  “曲线救国”离我们很远,但是,曲线离我们很近。
  好多时候,做一件事,我们没有足够的能力或者时机不太成熟我们往往会选择这种做法。说白了就是,我们绕着弯的做。
  这样的弯,更多的情况能变成与我们的目标越来越来远的弯路。你觉得你离梦想近了,其实远了。当你再去考虑改变一下重新实现梦想,你会发觉,很困难。
  以上的内容,要加上前提条件,就是你的“曲线”方针是在你看来可行的,具体有没有前辈实践过,成功或者失败过你都不知道。换句话说就是,你是用你的经验论和价值观来编织着新的方法论,而这种方法论的实用与否还要你自己去践行。
  我之所以说这些,就是我们这一代人,想法越来越多,想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好多事情又都是前辈没有做过的,你没有坐标,也没有榜样,只能够自己摸索。所以那种碰上自己正面难以处理的情况会变的很多,曲线的想法也会时刻发生在我们身上。
  所以哥有必要给孩子们提个醒,面对这样的事情的时候,能直线就不要曲线,那样只会让你越走越远。
  
  说回来,直线做不了,又不能曲线,那这件事情岂不是不能做了么。不是这样的,打蛇打七寸,你用心就能找到突破口,哥很负责的说,除了一些特别操蛋的事情,大部分事情都能找到七寸之地的,就看你的分析力和敏锐度了。
  
  一旦你找了直线的最佳方式,你会变得比原来强大的多,但是如果一直绕弯下去,不仅没有进步而且消耗意志。
  
  我知道,我写的这条有的孩子会看的稀里糊涂,那么,很高兴,你没有犯这样的错,因为走过这种弯路的孩子一看到就会知道我说的是什么。

狂奔的蜗牛 发表于 2013-8-22 20:37:37

  第二十八条,不疯魔,不成活,不能全疯成半疯。
  这句话是梨园行当的,但是,哥觉得用在我们身上也很对。
  所谓疯魔就是痴迷到了疯癫的状态,无论在干什么,心里想的都是你所热衷的那件事情。
  所谓成活就是,出成绩。这句话就是说,要想出成绩,就得达到那种状态。
  我不知道孩子们有没有对某件事情达到疯魔的程度,哥有过,而且,哥很负责的说,要是你真的达到了那种状态,想不出成绩都难,真真如此。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这样能让你疯魔的事情必须和你相互之间都有吸引力,也就是说,它能让你成魔,你能让它成活。那件事情你喜欢的无以复加,朝思暮想,晚上连做梦都全是它,这是它对你的吸引力;你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尤其的游刃有余,能够把它完成的越来越出彩,这是你对它的吸引力。这两种吸引力缺少一种你都不能成魔。
  这当然是和人与人的差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他能成魔的事情不一定你能,你能的他也不见得行。但是有些时候,我们都必须被迫来完成同样一件事情,而且是完成的越漂亮越好。比方说,考试。我们都渴望有一个好的成绩,所以要是自己能达到那种成魔的状态再好不过,但是大部分的我们和考试这件事情之间的吸引力天生就不是很大,怎么半呢。
  只能是半疯状态了。
  我们想要做好,就要逼着自己达到那种半疯的状态。所谓半疯就是一方有吸引力,而另一方没有那么大。换句话说,就是考试我们吸引考试,但是考试不吸引我们。
  这里请孩子们注意了,哥说到现在,没有一点贬义和反讽,魔也好,疯也好,都是我所说的达到的状态,是一种境界的状态,是成功必备的状态。
  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抛下所有能吸引你的东西,这里孩子们听好了昂,哥说的是能吸引你的东西。比方说你要准备考试,就把你平时最喜欢的游戏啊,小说啊,PSP啊,手机啊统统放一边,避免他们对你的吸引,把自己逼到一个除了准备考试就没有其他感兴趣的东西的境地。这里很容易出现一个负面状态就是,你变得排斥考试,这种状态一定要避免,否则就白费劲了。
  把自己的环境变得简单,除了学习别的啥事没有,当学习成了你生活的大部分或者全部的时候,你就成功的把自己逼成疯子了。这是哥屡试不爽的方法。
  当然,每天还都要勤快的主动的积极的学习。
  每天下了课就恋着回宿舍打开电脑,你他妈能学好才怪呢。不是么。
  
  
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查看完整版本: 大学怎样过?学弟学妹看过来,请学长学姐指点!(搜集贴---给还没毕业的同学的衷心告诫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论坛是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最大的交流平台,旨在为校友提供一个 学习、交流、娱乐的平台。

相聚在这里便是我们的缘分,记录我们的大学生活,热爱分享,享受快乐。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论坛(www.tjzjbbs.com)已经安全运行了 ,感谢这一路来您对论坛的支持和关爱!

嘉兴市南湖网监大队网络安全重点监管站点 发帖必看
智能电视论坛电视软件智能电视资讯4K中国论坛当贝市场投影Projector1TVS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