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原-- 发表于 2010-8-4 23:25:41
万没想到这位语文教师早雨翔一步失了节,临开学了不翼而飞,留个空位只好由马德保填上。灰原-- 发表于 2010-8-4 23:29:41
雨翔得到马德保的认可,对马德保十分忠心,马德保也送他的散文集《流浪的人生》给林雨翔,林雨翔为之倾倒,于是常和马德保同进同出,探讨问题。灰原-- 发表于 2010-8-4 23:29:51
两人一左一右,很是亲密。灰原-- 发表于 2010-8-4 23:30:02
同学们本来对林雨翔的印象不好,看见他身旁常有马德保,对马德保也印象不佳——譬如一个人左脚的袜子是臭的,那么右脚的袜子便没有理由不臭。灰原-- 发表于 2010-8-4 23:30:10
其实林雨翔前两年就在打文学社的主意,并不是想要献身文学,而是因为上任的社长老师坚信写好文章的基础是见闻广博,像那老师就旅游成癖,足迹遍及全国,步行都有几万里,我红军恨不能及。灰原-- 发表于 2010-8-4 23:30:19
回来后她介绍给学生,学生听她绘声绘色地描述,感觉仿佛是接听恋人的电话,只能满足耳瘾而满足不了眼瘾,文章依然不见起色。灰原-- 发表于 2010-8-4 23:30:29
社长便开始带他们去郊游。开始时就近取材,专门往农村跑。灰原-- 发表于 2010-8-4 23:30:43
头几次镇上学生看见猪都惊喜得流连忘返半天,去多以后,对猪失去兴趣,遂也对农村失去兴趣。灰原-- 发表于 2010-8-4 23:30:53
然后就跑得远了些,一路到了同里,回来以后一个女生感情迸发,著成一篇《江南的水》,抒情极深,荣获市里征文一等奖。灰原-- 发表于 2010-8-4 23:31:01
这破文学社向来只配跟在其他学校后面捡些骨头,获这么大的奖历史罕见,便把女学生得奖的功劳全归在旅游上,于是文学社俨然变成旅行社,惹得其他小组的人眼红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