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浙江学院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当贝投影 当贝市场
搜索
查看: 156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自人人】互联网——智识是平的?

[复制链接]

156

主题

1846

帖子

6万

积分

Lv.16大学③年级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65821

助人为乐勋章优秀会员勋章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22:07: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2001年夏天,父亲买了一台清华同方的电脑回家,小屏幕大机箱,冰蓝色,方方正正的摆在书房里,那是我们家第一台电脑。记得因为没有买联想,我还跟父亲闹了好一阵脾气。但清华同方很快就让我满意了,我们竟抽到本省唯一一个名额,免费去北京参加为期一周的清华夏令营,那是我第二次来北京。

那时的互联网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是小企鹅滴答滴答的闪,是戴着耳机在聊天室里小心翼翼的问“喂你好,听得到吗?”,是绞尽脑汁想更酷一点的网名,是兴奋的给QQ上认识的笔友写信。但更多的,是单机版的三国群英传和大富翁。通过互联网学习知识?我可想不到那么多,还正捧着《萌芽》把《南方周末》剪得齐齐整整自以为有文化呢。

2010年冬天,此刻,我坐在北京的寓舍里,用已有6岁高龄的联想天逸笔记本读书打字胡说八道。如今的互联网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是一天不上就浑身痒的SNS网络,是博客的言说与传播,是译言网豆瓣网中国选举与治理网科学松鼠会天益网共识网玩聚网牛博网FT中文网Economist,是Twitter,是TED,是不可能看得完的国外大学公开课,是连岳韩寒庄雅婷刘原李海鹏傅国涌贺卫方李承鹏笑蜀长平李笑来冯唐野夫许知远狄马梁文道刘瑜柴静的博客,是信息集成管理的利器Google Reader,是著名表演艺术家松岛枫老师麻美老师花井老师波多野结衣老师最新作品的更新下载。

2


十年了。回头望望,互联网确实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如今我们可以上网聊天扯淡泡姑娘,可以联网对战玩游戏,可以让大把大把的银子流向淘宝网,可以下载音乐电影电子书籍,可以把不入传统媒体眼的文章扔在博客上供网友拍砖喝彩,可以点开门户网站看几个笨女人搔首弄姿搏出位………….

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互联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互联网初兴起时,一堆记不得名字的未来学家She'Hui学者跳出来说,互联网将带来知识的民主化。弗里德曼更是在06年就迫不及待的宣称:世界是平的。

想想的确如此,即使是三线城市中学毕业进入She'Hui闯荡的年青人,也可以连上网线,阅读刘瑜连岳梁文道的博客,听Shelly Kagan,这个耶鲁大学哲学系的趣老头儿大谈何谓灵魂如何看待死亡。甚至如果你稍微懂一点外语,就可以借助Lingoes或有道等软件在《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Economist》《金融时报》的网站上浏览第一手的英文资讯。身边没有浩博的大学图书馆,也想做学术研究?没问题,你在中国,可以下载到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中文图书的电子版,而且只要不是太冷僻的门类,付费就能下载网路上的学术论文。

只要你愿意。

无论你现阶段受教育程度如何,不管你兜里有没有中国教育部颁发的鬼文凭,仅利用互联网所提供的资源,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钻研5-10年,毫无悬念的将成为“一定范围内”的权威和专家。

只要你愿意。

抛开智力水平、知识吸收能力的差别不谈(虽然必须承认它的存在),至少在接触知识、信息的渠道及门槛上,你已经跟连岳韩寒们相差无几了。

互联网蕴藏着无限的可能,知识是平的。

是这样么?


3

今年3月份在老罗英语上托福课,第一次从葛志福老师的课上得知,iTunse里的iTunse U可以免费下载国外大学的公开课程,他向大家热情的推荐,说自己看完耶鲁大学一门叫《死亡》的哲学课程后受益匪浅。很惭愧,那是我第一次知道OER这个概念。与此同时,哈佛大学的《公正:该如何做是好?》已经在网路上疯传。

到了6月初,一个朋友告诉我,电驴上可以下载到中文字幕的耶鲁大学公开课了,是“人人影视”字幕组做的。我听闻后立即跑去下载,我俩心里都很兴奋:有了越来越多的公开课,我们还需要出去留学吗?

后来,后来,机制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多的公开课程,越来越多的OER计划,时至今日,几乎无人不知“公开课”了。

前不久,我跟那个朋友聊天,提及公开课,我说已经看完了《死亡》和《博弈论》的一半课程,想跟他探讨探讨感受。而且,我看了公开课才最终坚定了出国的想法。让人吃惊的是,“我看了第一课后就再也没看过了”,他说。“不喜欢?”“不不,我很喜欢,感觉很有意思,当时特别兴奋,但之后确实就再也没看过了。”“太忙了没顾上?”“其实我这几个月挺闲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没看。”“现在已经有几十种课程可以下载了”“我知道…”

我有些扫兴,不由得想起了另一件事。也是在许可老师的托福听力课上,我第一次看到了TED的视频,寡闻如我,终于接触到了这个“令人发指的好东西”。回到住处,患有不可治愈“分享症”的我就迫不及待的发视频给一个好朋友“强烈推荐”,他看了后大呼过瘾,我俩如发现了知识新大陆一样兴奋,而且TED还令人发指的提供多格式下载,而且而且,网上还可以找到多语言字幕。那家伙激动的跟我嚷嚷,“今后上网就指望它过了”。

10月,我看了Ken Robinson爵士在TED有关教育的演讲后感慨不已,分享到了校内博客上。他看到后说,时隔半年后,这是他看的第二个TED演讲。

…………….
Wohlan Freund!
Jetzt hier ist ein Sieg.
Dies ist das erste Gloria.
O, mein Freund!
  Feiern wir diesen Sieg für den nächsten Kampf!
  (战友啊!
  胜利就在眼前。
  这是我们的第一
请尊敬同学的劳动成果,回帖是一种习惯,一份支持。  \(^o^)/   同浙BBS 同浙论坛 同济浙院

156

主题

1846

帖子

6万

积分

Lv.16大学③年级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65821

助人为乐勋章优秀会员勋章

QQ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22:08:10 | 只看该作者
4



冗长的讲述。



这种别扭的感觉并不陌生。记得李笑来老师在《把时间当做朋友》一书中,曾说透了这个现象。无论多么好的方法,只有你亲自实践过才会有效果,不去尝试着做,任何好方法、好策略对于你个人而言,都是无意义的。



这是个如此简单的道理。一本好书,不去读,它对于你来说就永远只是“一本好书”而已;互联网上有丰富的信息和资源,不去使用,它们存在的意义于你而言就永远只是“丰富的信息和资源”罢了。



很多人热衷于搜集学者推荐的书单,很多人则喜欢让别人帮忙列书单,于是网络上流传着“香港中文大学给本科生推荐的86本书”“XX教授推荐阅读书目”“一生必读的100本书”等等帖子,分享的人通常喜欢加上一句评论勉励自己“一本一本的读”:)



一天天,一年年,书单依然是书单。阅读计划依然是阅读计划。



所以我一直认为,推荐书目是个伪命题。阅读是无法复制的个人体验,个体从每本书中获得的感悟、教益是不同的,完全不存在“必读书”这样的概念。更何况,把阅读当做习惯的人哪里还用他人推荐书单呢,早已饥不择食的扑了上去,抓起一本就读,甚至看见标题或作者顺眼就读,一开始可能会读到烂书,一本,两本,没关系,久而久之,你会找到自己的兴趣方向,开始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挑书来读,你会形成自己的知识构建体系,你会拥有独一无二的“书单”。



扯远了。上述这些都是不存在的,因为一个横亘的前提是,即使你知道了哪些书是“值得读”的,哪些书是学者教授们“强烈推荐”的,你真的就会去读吗?



可以想象那种感觉。手里捧着各路高人神仙推荐的阅读书目表、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本科生必读通识书单”、“梁文道《开卷八分钟》推荐”,收藏夹里睡着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的公开课程,忍不住有飘飘然之感,仿佛推开了一座典雅高贵图书馆的大门,看着里面古往今来人类浩瀚的文明列队向你致敬,即使是摩挲那些作者名和标题,也足以高潮迭起。



可是亲爱的,你不走进去,掀开一本书坐下来看,那个“图书馆”于你而言就永远只是一间房子,是石头和水泥。



不去倾听它们,跟它们对话,它们就不存在。





我常跟朋友抱怨,互联网启蒙十年了,为什么有些人的信息量和基本常识依旧匮乏得惊人?为什么依然有人纠缠于毛是不是英明领袖,大饥荒是天灾还是人祸,文革是否祸害千古这样的问题?只要他们愿意,互联网上的自由信息唾手可得,难道不是吗?



是呵,“只要他们愿意”,原来我忽略了前提。互联网把获取信息及知识的藩篱碾碎了,但是人没有变,一个人是否具备开放包容的心态、持续不断的学习能力自我反思能力、接收新事物新观点的热情和好奇心,是否能够利用互联网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这些是不确定的。



知识是平的,但智识不是。智识非但没有平等,反而有两极分化的趋势。于是我们终将看到这样的未来图景:有一些家伙,在互联网勃兴的浪潮中进行了有效的自我管理,持续不断的进行自我教育,被激发出了更多的智力潜能,变得更聪慧更通达更熟稔,他们开放、积极、精力充沛,他们反应敏捷视野开阔,他们借助互联网成为了更好的人,他们生活精彩内心自由。十年后,二十年后,你不得不一边看着同龄的他们在媒体专栏和出版物里说着你觉得“很有道理”的观点,一边在心里暗悔。虽然他们的父亲不叫李刚,电脑网速甚至比你的慢很多,虽然你比他们拥有更炫目的教育经历。



互联网带来智识的民主?幻象罢了。





                                                                                                                  常远

                                                                  十二月三日夜写于北京鲁谷寓舍
Wohlan Freund!
Jetzt hier ist ein Sieg.
Dies ist das erste Gloria.
O, mein Freund!
  Feiern wir diesen Sieg für den nächsten Kampf!
  (战友啊!
  胜利就在眼前。
  这是我们的第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36

帖子

4117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4117
板凳
发表于 2010-12-4 23:15: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1

帖子

2550

积分

Lv.8初中①年级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550
地板
发表于 2010-12-4 23:24:36 | 只看该作者
是挺长的
被名为弘树的激流卷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627

帖子

6913

积分

Lv.9初中②年级

丶◇◆论坛■娱乐团□挂B马甲

Rank: 9

积分
6913

最佳进步奖

QQ
5#
发表于 2010-12-5 09:31:14 | 只看该作者
好长,不过读起来有点感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Lv.18研究生

偶然手贱

Rank: 18Rank: 18

积分
139888

优秀会员勋章灌水天才奖同浙BBS蜜蜂勋章论坛TOT成员组Hotの禽兽同舟共济

QQ
6#
发表于 2010-12-6 01:19:34 | 只看该作者
只是为了回复。
时间就像卷笔刀,我们都是笔。
有的人被卷啊卷,笔心就断了;有的人头就尖了;有的人花边很漂亮。
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She'Hui地位最高的是一种叫2B的笔,只有他们能做选择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同浙bbs【论坛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论坛是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最大的交流平台,旨在为校友提供一个 学习、交流、娱乐的平台。

相聚在这里便是我们的缘分,记录我们的大学生活,热爱分享,享受快乐。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论坛(www.tjzjbbs.com)已经安全运行了 ,感谢这一路来您对论坛的支持和关爱!

嘉兴市南湖网监大队网络安全重点监管站点 发帖必看
智能电视论坛电视软件智能电视资讯4K中国论坛当贝市场投影Projector1TVSBOOK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投影网|智能电视网|同济大学浙江学院论坛  

GMT+8, 2025-5-1 13:07 , Processed in 0.039076 second(s), 25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3-2013 ZND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