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南宫海岚 于 2011-8-16 16:55 编辑
由于ATI品牌被AMD收购,而且在2010年AMD宣布放弃ATI商标,所以下文中统一称AMD。
显卡这个东西涉及很多专业术语,比如流处理器,比如显存位宽,比如核心频率与显存频率,以及早期的像素渲染管线和顶点着色单元,我估计大伙儿应该没啥兴趣去弄懂这些词的含义,我也就不多解释了。有谁想知道的可以自己去WikiPedia 搜索。
先说独立显卡,独立显卡目前有两家,一家是NVidia ,一家是AMD 。我们经常说的N 卡和A 卡就是这个意思啦。
N卡主流型号都是3位数字,而A卡则为4位数字。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两家死对头的命名方式有所不同,但是N卡和A卡的命名规律是相通的。因此下面的这段文字同时适用于A卡和N卡。
第一位数字是代数。例如GT445和GT520,那么第一位数分别是4和5,则说明它们分别是第4代和第5代显卡。同理,HD4870和HD5470也是一样的。
第二位数字是性能,这个是显卡型号中最具有参考性的一项。例如同样是NVidia的第5代显卡,那么GT520和GT540之间有何差别?第二位数字
——2和4,说明了它们各自的性能。其中GT520为低端入门卡,GT540为中端游戏卡。同理,HD5470和HD5650也是这样的规律。
第三位数字为同一代显卡的同一档次的不同频率区分。这一点在AMD的卡上尤为明显。例如HD5430和HD5470这两款显卡,都是第5代产品,都是4系列这个档次的。而两款显卡的各项参数也都是一模一样,区别在哪里呢?在于两款显卡的频率,后者比前者高出一部分。两款显卡除了频率以外其他参数都相同,因此在命名的时候便不再以新的单独的系列命名,而是仅在型号的第三位上进行区分。当然,近几年,无论是NVidia还是AMD,为了抢夺市场,纷纷把频率不同的显卡当作全新的系列来出售,例如HD5650和HD5730,后者也仅仅是在频率上比前者高了那么一点,其他均相同,但是AMD却将5730划归到7系列中,而没有和5650一样属于6系列,这种显卡便被称作“马甲卡”。诸位可能会在一些电脑网站或显卡论坛上看到“马甲卡”的说法,在此顺便科普一下。
NVidia 的显卡型号只有三位数字。AMD显卡型号的第四位数字是OEM专用。例如HD5470 和HD5475 ,其中5475 和5470 完全一样,但是5475 只对极个别厂商单独供应,类似于“限定版”。
在买电脑的时候,切莫直接比较数字大小来判断显卡性能!这是小白们经常犯的错误!只有同一代显卡才可以这样横向比较(即同品牌显卡型号首位相同时)。不同代的显卡是没有可比性的!另外N卡和A卡互相也没有可比性。
举例:HD4870和HD5145这两款显卡,5145比4870的数字要大一些,但是性能呢?4870至少是5145的两倍!原因:4870是第四代最强的卡,而5145是第五代最弱的卡!
不是代数越新的显卡就越好,在新一代弱卡和老一代强卡之间,如果让你选,你觉得选哪款好?
再说集成显卡。AMD的集成显卡比Intel的要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因为AMD毕竟是做显卡出身。在吞下ATI以后实力大增。而Intel的集成显卡,台式机先不说,单说笔记本。就经历了GMA900——GMA3150——X4500HD——Graphic2000/3000等几个阶段。
X4500HD集成显卡现在已经基本上淘汰,性能只能用两个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垃圾。现在第二代酷睿i系列处理器Sandy Bridge内部集成的核芯显卡,其性能与以前相比有了质的提高。
第二代酷睿有三种主打款式,即i3/i5/i7,其中部分型号中集成的是Graphic2000核心显卡,这种显卡性能很弱,几乎不能玩大型游戏,不过好在用得厂商也不多。绝大多数厂商使用的都是集成了Graphic3000核心显卡的处理器。这种显卡从游戏实测效果和跑分上来看,已经达到甚至部分超过了低端入门卡的水平,基本上能达到AMD HD5450的性能,还是相当有性价比的。因此,在低端显卡和集成的核心显卡中,我一定会推荐大家买核芯显卡。如果你真的要买独显笔记本,那么就请买一个好独显。低档独显不但性能上还不如核芯显卡,而且价格上还贵了三百多块。
 从目前的情况看,NVidia 的显卡,无论第几代,第二位数字如果是2 或者2 以下的,那就是低端显卡,性能比不上核显。AMD 的卡第二位数字如果低于4 ,那么也是不如核显的低端独显。
今天时间所限,只能简单介绍一下显卡的型号命名中的规律。我会抽空多写一点关于显卡和电脑其他部件的东西,因为最近买电脑的人真的好多。
最后提醒大家:买电脑,特别是买笔记本电脑,别被商家所谓的跑分数据忽悠。
|